現代兒童偏愛吃速食、油炸食物及汽水等食物,造成不少小胖子。一項研究指出,如果小時候肥胖,到了青少年階段若仍然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指標—頸動脈壁厚度變厚的風險,高達四點六四倍。 趁早減肥 改善空間比成人大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小時候胖,青少年時不胖,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會回到跟同年齡正常的風險範圍內,因為青少年減肥之後,改善心血管方面問題的空間較成人更大,因此減肥要趁早。 台大公衛學院昨日發表「兒童時期與現在肥胖指標的變化與心血管危險因子及臨床前期動脈硬化的風險」研究結果,該研究針對七百九十一名年輕人,從十二、三歲追蹤到廿一、二歲,其中有七十八人肥胖,過重者則有九十八人。經由長達九年的追蹤研究發現,隨著體重增加,血壓、血糖、高血脂症異常風險會愈來愈高,且頸動脈壁的內層加中層厚度會愈來愈厚,而頸動脈厚度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指標。 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大成表示,在單變項分析時,不管以前是否肥胖,如果現在屬於肥胖,頸動脈厚度的風險都會增加,經控制各項影響因子後,以前是肥胖者,現在也是肥胖者,頸動脈壁厚度增加的風險最高,高達四點六四倍。 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不僅會使得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台大小兒科「兒童與脂肪肝」的研究更指出,台灣地區肥胖症的兒童中,約有三成有脂肪肝。而與脂肪肝相關的疾病相當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腹部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代謝症候群。 蘇大成指出,這個研究發現,學齡兒童、青少年時期與現在的肥胖,皆與年輕成年時期的心血管危險因子,及臨床前期動脈硬化的風險密切相關,尤其以前與現在皆屬肥胖者的風險最高
參考來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