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昨天表示,不少患者排便習慣不好,蔬果吃得少、水喝得少,導致腸子壓力大,形成憩室症,糞便卡在腸壁鼓出的袋子中,一旦無法排泄,就會變成糞石卡肚,甚至發炎。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在記者會表示,排便不順或忍著不上廁所,再加上纖維質吃得不夠、水喝得太少、不運動,都會造成腸子壓力太大,而腸壁薄弱處就會產生憩室,像是個小袋子一樣鼓起來。
因為鼓出來的袋子很小,一旦糞便卡在袋子裡,水分又被吸乾,就會變硬,更加排不出來,形成糞石卡肚。
參考來源:新聞
面對滿桌佳餚,很多人會說:「趁熱吃!」不過,不管是為了血糖,還是為了身材,飯「冷」了再吃,可能更好。
較難囤積脂肪 熱量相對較少
營養師指出,加熱後冷卻的隔夜飯、壽司飯等,裡面所含的「抗性澱粉」比例變高,由於這種澱粉在小腸難消化、血糖上升速度慢,跟一般澱粉相比,不僅較不容易囤積脂肪,連身體吸收到的熱量也相對少。
抗性澱粉跟一般澱粉有何不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指出,澱粉是由一長串的糖分子連結而成,身體要先把澱粉拆解成小分子的糖,然後才能吸收利用。抗性澱粉跟一般澱粉的差別,就在這些糖分子「連結」方式的差異。
一般澱粉的連結方式容易被消化道裡的酵素切斷,所以容易消化、吸收;而抗性澱粉的連結不容易切斷,消化、吸收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變長,所以血糖相對比較不會上升。
隔夜飯壽司飯 抗性澱粉較高
目前已知,除了豆類、全穀類等未加工食物,或是生的馬鈴薯、地瓜、香蕉等食物裡富含抗性澱粉以外,烹煮過後冷卻的澱粉,如隔夜飯或壽司飯,也因為澱粉老化的過程,改變了部分澱粉的連結,也有抗性澱粉。
馬偕醫院營養師指出,日本人曾經拿壽司醋飯跟一般白飯比較,結果發現,如果吃下白米飯之後、血糖升高的效應是100,吃下同份量的醋飯、血糖升高的效應只有67。除了醋發揮效用外,冷飯的抗性澱粉高,也是原因之一。
「平穩的血糖值,就比較不容易餓」,對於一些血糖低就想吃東西的人來說,血糖穩定可以降低過量飲食的機率。如果攝食總量一樣,比起血糖暴起暴跌,血糖平穩,身體比較不會把能量轉化成脂肪存下來。
資料指出,每公克澱粉可以提供4大卡的熱量,抗性澱粉每公克平均提供2.8卡熱量,對於血中胰島素偏高的人,每公克抗性澱粉僅提供2.2卡熱量。
抗性澱粉的熱量雖然相對低,但總量控制仍然不能忽略。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認為,抗性澱粉只是「難消化」而非「不消化」,在長達6公尺的小腸段中,每個人可能因為體質不同,而有不同的消化表現,即使選擇的食物含有較多抗性澱粉,一樣要進行總量控制,不然血糖仍然可能過高,體重也一樣可能失控。
此外,當較多抗性澱粉進入大腸,在腸道裡的細菌會將這些抗性澱粉拿來利用,可能因此出現脹氣,甚至是腹瀉等表現。
健康小叮嚀
●忌精緻、換粗食
有殼的穀類所含的抗性澱粉比脫殼後的白米多,將本來的白米飯換成五穀飯,白吐司換成雜糧麵包。
●忌久煮、保鮮脆
醋溜馬鈴薯、生磨山藥泥,能保有較多的抗性澱粉,若做成馬鈴薯泥或是山藥排骨湯,會降低抗性澱粉。
●冷飯不需熱炒
白米飯換成壽司醋飯,多餘白飯冰入冰箱、隔夜加溫可再吃。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想快點減輕脂肪肝病情,最好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這招會比控制熱量更有效。
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內科副教授傑佛瑞‧布郎寧(Jeffrey Browning)為研究首席作者。他指出,這項研究或可應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糖尿病、胰島性抗阻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等。
研究人員將十八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每天只能吃二十公克以下澱粉,相當於一小根香蕉或半杯雞蛋麵,另一組則是採取低卡路里飲食。兩組都維持十四天時間。
後七天,研究人員讓患者食用冷凍食品,這些冷凍食品都是根據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熱量需求所調配。
研究結果顯示經過兩周後,採用低碳水化合物的患者脂肪肝改善幅度最大。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布朗寧表示,研究設計雖非用來減肥,不過在研究過程中,採取低碳水化合物、低熱量飲食的患者平均減重十磅(約4.5公斤)。
研究未解釋為什麼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大幅改脂肪肝善。布朗寧提醒,這次研究時間只有兩周,兩周以上是否也有相同結果不得而知,需進行更長期大型研究才有定論。
參考來源:新聞
中年人睡太少,或睡太多,小心大腦快速老化。英國最新研究指出,中年人如果晚上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或超過八小時以上,大腦很容易老化、認知能力下降,大腦會比一般人老四到七歲。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學系資深研究員珍‧斐莉(JaneFerrie)表示,現代人常苦苦追求工作、生活平衡,這項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生活作息大亂可能會損害大腦認知功能。
女性若每晚睡覺時間可以達到七小時,認知測驗分數最高,而睡眠時間只有六小時者,認知功能則大大下降。
而男性無論睡眠時間是六小時、七小時,還是八小時,認知功能差異不大,不過當睡眠時間少於六小時,或超過八小時,認知測驗分數就會變得很差。
斐莉解釋,睡眠充足,身體才會恢復精力,身體修復需要依靠充足睡眠,一個人睡眠時間最好控制在七小時左右,最為理想,規律的睡眠時間可讓大腦發揮完美功能。
研究人員警告,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體分泌荷爾蒙能力,增加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肥胖風險。這項研究近日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
參考來源:新聞
帕金森氏症目前仍無法找到病因,但根據醫師的臨床觀察,發現便秘、憂鬱症、半夜會起來大吼大叫的人,老年後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機率相對較高;而飼養寵物則可減緩老化。
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許永居今天表示,帕金森氏症是讓長輩聞之色變的退化疾病,不但找不到病因,到目前為止,只有延緩退化速度的治療方法。
許永居指出,帕金森氏症初期不會影響生活作息,且常易與憂鬱症、失智症等疾病混淆,等到手抖到無法寫字、拿碗,甚至經常跌倒後才就醫,往往都已是預後狀況不佳的第3期病徵。
他說,帕金森氏症是一種行動及肢體退化的慢性疾病,與神經學上其它退化疾病如阿茲海默症(俗稱失智症)、漸凍人等,同屬於神經退化疾病,共通點是退化得很慢,初期不易發覺。
許永居表示,以台灣地區為例,60歲以上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比率為2%,年紀愈大罹病的比率就越高。
他說,一般而言,帕金森氏症分為5期,第5期為末期,患者不但無法站立,嚴重者甚至連翻身都困難;主要症狀從外觀就可明顯看出,包含手抖、走路不平衡、習慣往前衝、小碎步等。
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氏症初期會有身體逐漸僵直伴隨腳痠、背痛等情況發生,因此許多人會先到骨科求診,直到未見改善才掛神經內科,但此時病症已進入第3期,藥物療效將不如預期。
嘉義基督教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張育誠指出,帕金森氏症在治療上除了藥物的遵從性外,家人的心靈上支持與陪伴也很重要。臨床上發現,由長輩負責照料家中的寵物,可以幫助減緩老化速度,但要注意空間規劃,以免長輩跌倒。
參考來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