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洋車前子殼
正常便便的顏色應該是淺黃色 or 咖啡色,排便順暢的便便就會像香蕉的形狀。
一提到便便很多人都覺得噁心,不願去面對,通常上完廁所就急著沖水走掉。
其實,多停留幾分鐘,檢查一下自己便便的顏色,對自己的健康是有幫助的喔!
香蕉狀:
恭喜您!腸道很健康。
改善方法:繼續保持良好的排便生活習慣。
又硬又小:
表示水分不足,大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太長,容易堆積在體內,形成到宿便,成為多種疾病的根源。
改善方法:
1.減少大便滯留腸道的時間
2.多多攝取纖維質的食物,少吃甜食。
3.多喝茶與開水。
泥狀:
如果是茶褐色的泥狀便,則要注意是否因過敏性腸症候群所引起的慢性腹瀉,也有可能因牛奶或肉類食用過多而產生,
如果泥狀便便中伴有膿液、黏液,應去檢查大腸黏膜是否有炎症。
改善方法:
1.減輕心理壓力。
2.飲食多蔬果、肉類,牛奶減量。
3.如果是長期腹瀉請儘早趕快尋求專科醫師治療。
堆積如山:
這種大便就是腸內有太多壞菌滋生,而且因為水分不足,大便不斷滯留在腸道,由於便便推積太多,等到排出來的時候,就變得堆積如山了
改善方法:
1.這是一種慢性便祕,平時一定要多做運動,增加腹肌訓練。
2.平時不要錯過排便時機,養成固定時間排便,或一有便意就去上廁所。
3.改善飲食習慣,多喝水,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水狀:
這種大便含有90%以上的水分,大多是腹瀉,這也是一種過敏性腸症候群造成的,大多與壓力有關,而有些人為了預防便祕吃瀉藥,排出來的也都是呈現水狀。
改善方法:
1.想辦法減輕、釋放壓力的根源。
2.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或刺激性的食物。
3.如果是便祕的人,不要想長期依賴瀉藥解決。
又細又長:
過去,又細又長的大便是老年人的專利,因為腸內的比菲德氏菌會隨著年齡減少,老年人如果運動不足又偏食就會使腸道環境走下坡,而這種情況有日漸年輕化的趨勢
改善方法:
1.多吃能增加體內好菌的食物,像是優酪乳、寡醣類食品。
2.多吃一些能增加大便體積的食物,像是蔬菜、水果、蒟蒻、海帶、牛蒡等。
3.可做一些緩和的運動,如增加腹肌的體操或瑜伽…等。
參考來源:新聞